4月16日下午2点,80余名小朋友及家长聚集在我所的地理科普展厅,共同参与了知乐博物大讲堂活动。本次盛会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张劲硕博士,他以激情洋溢的口吻带领大家踏上一场虚拟的“肯尼亚非洲动物之旅”。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更是一段难忘的人类情感与自然奇观交融的旅程。
首先,张博士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地理知识,让我们从基本了解肯尼亚这个国家开始。我们学习到它被称为“非洲风暴门”的原因,以及它位于赤道附近、拥有多样化生物多样性等有趣的事实。这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世界观,还让我们对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随后,张博士带领大家穿越时空,一同进入那片广袤而又神秘的大草原。在那里,我们见证了狮子王国、豹子的夜游者、角马群体的大迁徙,以及鬣狗、小河马以及巨象们如何生存并繁衍。每一个故事都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一次解说都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用他的专业知识让这些远方生物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在此之前,我以为听讲座就意味着静坐聆听,但今天不同。我发现自己竟然参与其中,不断提出问题,并且获得直接答案。这种互动方式让我更加投入,也更容易记住那些复杂而深刻的情节。
然而,这并不止于此。大讲堂结束后,我们迎来了主题为“我的壳壳朋友——带你走进软体动物的世界”的特别环节。这是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通过图片展示、标本分析和实际操作,我们逐渐揭开软体动物世界背后的神秘面纱。段老师耐心指导,让每个人都能够亲手触摸到乌贼或者海胆,从中悟出它们独特的地位和功能。
最后,在蜗牛赛跑这个轻松愉快的小游戏中,我发现自己竟然也能成为一名科学家般专注地观察着蜗牛们的一举一动,而这些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厚的地球学知识。而当比赛结束时,那份成就感是如此真实可触,它让我认识到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持有一颗好奇的心,就可以实现跨越种族和文化界限去理解这个美丽而复杂的大宇宙。
活动结束时,我看着周围的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他们都是因为这一天,他们学会了更多关于地球和生命的事情。我意识到,这样的教育活动对于培养下一代关爱自然保护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方式。此刻,我仿佛已经站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与那些非洲野生动物并肩行走,无需时间旅行机器,只需要想象力与热忱即可完成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