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深处,一条历史悠久的大运河蜿蜒而来。2023年,经过4年的建设,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三大文化建筑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展示运河文化演变历史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促进大运河沿线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项目。
一踏入博物馆,就能感受到设计师对传统元素的尊重与创新。大厅内,仿佛有船只缓缓驶来,而主楼屋顶形如巨帆,这种设计让人联想起古代航海时期。休闲水街则是将水、船、帆元素完美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漕运时代。
展陈系统呈现了京华通惠——北京与大运河历史文化陈列,从史前至南北朝为“江河道渠 水运初兴”,再到元代为“大都既定 一脉贯通”,最后以今天的大运河为“城河共生 交相辉映”。每一个单元都通过超过1000件文物及艺术品,用时间为轴系统还原和生动展现了出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幅长达27.4米的《北京大运河揽胜图卷》,由8位艺术家联袂创作,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从白浮泉起始流经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再延伸至天津的一段壮丽景致。这幅画卷巧妙地融合了沿途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标志性建筑,让观众可以跟随艺术家的视角感受这段古老风貌和现代变迁。
在互动体验方面,大型投影屏幕让《清明上河图》在你的眼前跳跃;沉浸式互动厅讲述着大運 河故事;而三维衍射系统装置使得观众可以穿越时空畅游这条伟大的水道。在文创馆里,你可以买到各种带有運 河主题的小物件,如冰箱贴、徽章等,不少观众带着孩子忙着集章打卡。而书屋则是一个精致共享阅读空间,让人们沉浸其中。
未来,博物館计划推出更多主题活动,将民歌、曲艺、戏曲等传统艺术活态呈现,使访客能够沉浸式体验漕運時代的文化气息。正如它肩负着历史使命,书写着独具风采的歷史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