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推动企业保护环境措施的革命性变革义乌多评合一与打捆审批的奇迹融合

在浙江德施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李占海看来,获得环保批文的这份喜讯是“非常感谢”义乌生态环境分局。仅用1个半月时间,这6家企业就完成了染色生产线集聚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这一成果得益于“打捆审批”的实施,即产业园区建设单位牵头委托编制一个环评报告、组织一次专家评审、生态环境部门出具一个批文即可予以审批。通过这种方式,每家印染企业平均节省费用8万余元,大幅降低费用,为企业省心省时省钱。

同样感到欣慰的是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安环部经理冯旭。他表示,“以前,我们需要单独办理陆域环评和辐射环评、入河排污口设置等事项,现在‘多评合一’改革让我们可以一次性办理这些涉企事项。”最近,该公司六期1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和配套220KV变电站,一次便完成了建设项目的环评,其中包括了辐射环评。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乌分局行政审批科负责人刘志勇介绍,截至目前,义乌已有4个项目实施了“多评合一”审批;9个项目开展“打捆审批”,累计惠及企业86家。此外,义乌还在每年统一编制《义武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相关规划、生态环境现状综合报告》,减少了环保成本。而且,义乌又获准开展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试点,将两种手续集成,便捷化服务。

尽管取得进展,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武分局副局长朱力认为,他们仍需继续改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脚步并未停歇。”他说。为了适应全球市场变化,小商品外形和款式不断更新迭代,而中小企业反映其污染物种类不变但工艺需要调整优化,因此需要重新报请環評。这给企業带来了额外的合规成本。针对这一问题,義武發佈《義武市建設項目(污染影響類)非重大變動實施方案》,將「三同時」驗收後非重大變動納入排放許可變更管理,以減輕企業負擔。

未来,朱力表示他们将聚焦企業辦事需求痛點、難點以及堵點,不断深化環評審核制度改革,以提高服務質量,并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加速共建清潔美麗義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