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义乌多评合一与打捆审批激发优秀关于环保的论文创新之风

在浙江德施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染色生产线集聚点建设项目获得环保批文后,公司负责人李占海对义乌生态环境分局表示了深深的感激。通常,这项工作需要3到4个月,但通过“打捆审批”和“多评合一”的改革措施,只需1个半月即可完成。这不仅提高了工程进度,还为6家企业节省了每家8万余元的费用。

除了这两家企业,还有86家企业受益于这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此外,义乌还推行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如统一编制《义乌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相关规划、生态环境现状综合报告》,以减少环评成本。此举使得环评文本可以直接引用公开的监测数据,而无需重新进行监测。

此外,义乌还开展排污许可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衔接改革试点,实现了环评报告和排污许可证16张表格的融合,为单个建设项目节省20个工作日以上的时间,并节省250余万元费用。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义武分局副局长朱力表示,将继续推进这些改革,以适应全球市场变化的小商品产业需求。为了解决中小企业反馈的问题,即生产工艺频繁更新但污染物种类不变,朱力提出了《义武市建设项目(污染影响类)非重大变动实施方案》,将非重大变动纳入排污许可变更管理,使企业能够快速完成合规手续。

未来,义武计划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减轻企业负担并提升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