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的大型河流,其全长达6,65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它由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而成,覆盖面积广达334.9万平方千米。在地图上,它的分布就像一棵倒生的古树,将其根部定位于地中海,树干穿越撒哈拉沙漠,最终在赤道多雨地区的枝头落下。
白尼罗河起源于布隆迪的卡格腊河,经过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和蒙博托湖,与阿苏瓦河汇合后,便被称为白尼罗河。人们通常把它视作主流。然而,在枯水季节,大部分水量依然来自于这条支流。在湿季时,青尼罗 河则成为主要补给源,但到了旱季,这种情况完全相反。
青尼罗 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其水量波动极大。在洪水期,每年早到、时间长且水量巨大时,对下游地区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如果洪峰来得太早或持续时间过短,则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
从青尼罗 河与白尼ロ 河汇合处开始,一直到其口岸,全长约3,000千米。这段路线穿行在热带沙漠之中,那里的降雨少且蒸发强烈,使得这段区域内虽然有进水,却仍旧呈现出减少趋势。
一年中的某些特定时期内,包括2月至5月期间,即使是最潮湿的时候,当没有新鲜苇草进入时,也会有一段清澈但枯燥的“绿色”期。随着夏天临近,从白牛洛尔携带腐烂苇草入侵,使得该区域变成了绿色的“红色”环境,这正是泛滥前的征兆。一旦7月份之后发生了这一切,并伴随着来自青牛洛尔大量泥土涌入并染红了整个区域,那么即将爆发洪水。此后,不久便会看到两种颜色的混合——一种深蓝和一种浅黄——形成著名景观“分明”。这种周期性变化对沿途居民来说是一种自然规律,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或者打破这个循环。
最后,由于泥土沉积,而导致每百年平均增加16厘米厚度,最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三角洲,其中开普敦是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点,以此作为连接南非城市之间交通网络的一个关键节点。而整个三角洲本身也拥有丰富资源,为当地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