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监测报告2020年1月公布

为了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监测与管理,根据原国家环保部统一部署以及省级工作要求,最近,我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经完成了《安徽省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2020年1月)的编制和发布工作。

在这个报告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那些进入输送管网并送往用户手中的原汁,以及规模较大的备用或规划中的水源。这些都被归类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来源”。我们注意到,这些原始的、未经处理的“原汁”是居民最终使用的“末梢供水”,而经过自来之家净化处理后,它们必须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才能进入居民供用的系统。

我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度重视编制和发布此报告的工作,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其准确性。我们的团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了详细检查,比如每个月都会通过我省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最新数据,以满足他们对信息获取权利、参与权和监督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透明度,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执行地方政府对于保护这些重要资源所承担的一系列责任。

在2020年的第一月份,全省共有16个地级城市,其中包括40个正在使用的集中式生活饮用 水来源点。在这其中,有24个属于地表型,另外16个属于地下型。全市总共抽取了11403.5万吨这样的纯净物质,其中达标率高达96.9%,达到11055.5万吨。这意味着,只有四处超标——亳州三水厂、三北泵站、一二泵站——它们因受当地的地质特性影响而出现氟化物超标情况。而剩下的所有24个来自地表上的地点均已达到标准。此外,在这16处地下类型中,有4处发现氟化物超标的情况,但整体上仍然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上来说,全市的地级城市对于维护这些关键性的生命线——即用于人们日常消耗及健康需求不可或缺之品(即含有人类必需元素,如氧气)—显示出了积极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