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初二地理必考的巨流之王输沙量冠绝世界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绵长5 464千米,源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它以浑黄的水色著称,被称为“玛曲”,意指孔雀河,以其如孔雀开屏的湖泊众多而得名。在高原上,一望无垠的大大小小湖泊犹如繁星点点,美不胜收。

上游3 400多千米中,地势平坦,其间穿过湖泊和沼泽,再经历山峦峻岭形成众多石峡和唐贡玛峡,为建坝提供了良好条件,并已建立了几座水电站。出青铜峡后进入广阔的地套平原,是古代灌溉区,也是物产丰富的地方,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从托克托到郑州桃花峪的一段约1 235千米,是中游最激流汹涌、险滩密布的地方,其中壶口瀑布尤为壮观,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使其成为世界输沙量之冠,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中游黄土高原。这16亿吨泥沙有四分之一沉积在下游、四分之一被运入海洋,而剩下的八分之一沉积在三角洲及近海区域,这导致三角洲地区每年向外扩展50米。

最后,在下游长768公里的路程里,由于泥沙堆积导致河床不断升高,因此需要不断加固堤防,以防止洪水泛滥。许多地方的河床甚至比两岸地面还要高出几米或十几米,让人感觉像是悬浮在地上的“地上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