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以其独特的藏语名称“玛曲”或称为孔雀河,而得名。起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它穿越9个省区,最终在山东省垦利注入渤海,全长达5,464公里。黄河之所以以浑黄色水流而闻名,其实质是由泥沙和矿物质所致。
黄河上游,即托克托以上部分,延伸约3,400多公里。这一段途中,地势平坦,地形多变,形成了众多湖泊和沼泽。此外,还有许多峡湾,如官仓峡、拉加峡等,这些地方都具备良好的水电开发潜力。进入青铜峡之后,便进入了广阔的河套平原,这里的土地肥沃,是古代灌溉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中游位于郑州桃花峪至下游,全长1,235公里。在这段里,黄河奔腾而过,在晋陕边境形成了一系列壮观的峭壁与深邃的谷地,其中包括著名壶口瀑布。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地貌景观,也是泥沙大量涌动的地方,每年输送16亿吨泥沙,是世界上输送量最大的河流。
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泥沙沉积在下游区域,使得三角洲不断扩张,每年向外扩展50米。而为了防止洪水泛滥,不断修建和升高堤岸,使得一些地区的地面甚至比两岸高出数米或十几米,有时被称作“悬浮在地面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