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河,世界之冠,南美洲的瑰宝。它源自秘鲁的安第斯山脉,那里有着不断涌动的泉水和瀑布,这些流水汇聚成了一条溪流,然后穿过一系列湖泊,水量逐渐增大,最终成为广阔河川——马拉尼翁河。之后,它与乌卡亚利河相遇,共同塑造了亚马孙河这个名字。
内格罗河与亚马森河在某处交汇,其水体呈现出深绿色的微生物海洋,而亚马森河则携带着泥沙,使其呈现出黄白色的浓郁色彩。两者在下游流淌数千公里后,其界线才逐渐消失,最终融为一体。
流经高温多雨的热带地区,每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加上周边地形倾斜至此,使得其集水面积极广泛,每秒钟可输入12万至22万立方米的水量进海,全年的总流量达到了3.8亿至4.7亿立方千米,为全球所有入海江川流量中的九分之一。
从内格罗 河口开始,亚马孙 河道变得宽阔,可达3千米以上,再向下游推进时达到5到20千米宽。在三角洲区域,则被分割成十几股小溪,并且江心岛屿发育完善。在最宽处,可以达80千米,有时甚至会形成80余米深的大型喇叭形口岸。船只航行于此,如同航行于汪洋大海中,当潮汐来临,即使距口岸1,300公里远,也能感受到巨大的波涛冲击,从而形成五米左右高的激浪。这一切使得当地印第安人将这种景象称作“亚马孙奴”,据说这也影响了整个这一带地区的地理命名。
沿途两岸生长着地球上最广阔、最茂盛的热带雨林,让这条巨龙般横跨通过如同狭窄通道一般的小径。而16世纪西班牙探险家平松,将这一片森林赋予了“莫拉侬”(Forest River)的名字,其中包含了无尽生命力的丰富多样性,其中有超过2,000种不同的鱼类,是当地居民捕鱼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资源。
然而,在这些原始状态下的土地中,只占据总土地面积之百分之一。此外,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地区,一切都围绕船只展开:船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主要交通工具;商店和学校也挂靠在船上。而几乎所有支干都可以通航,全长约25,000公里。在洪峰期,即便是载重3,000吨的大型轮船,也能够从大西洋一直驶向秘鲁伊基托斯附近那座著名的安第斯山脉东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