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地理新闻黄河世界上最豪迈的沙子运送者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以其独特的黄色水域而闻名。它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在经过9个省区后,最终在山东省的垦利注入渤海,全长达5,464公里。黄河因其浑黄色的水域得名,藏语中称之为“玛曲”,意为孔雀河,这名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条河流多变和神秘的一面。

从卡日曲开始,黄河以微弱的声音穿过草原、沼泽和低洼地区,一路蜿蜒在巴颜喀拉山脉的群峰之间。在这里,每一个小湖泊都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地面上,宛若孔雀展开尾羽,斑点斑点闪耀着光芒。这个名字不仅美丽,而且非常恰当。

托克托以上部分,是一段长达3,400多公里的上游。这一段途经众多湖泊和沼泽,使得地势变得平坦且曲折。随着进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地势急剧下降,黄河开始切割地表,在崇山峻岭中形成了许多石峡、唐贡玛峡等众多壮观景观。此外,还有官仓峡、拉加峡、野狐峡、拉干峡、龙羊峡等险峻的地形,为建造大量水电站提供了理想条件。

当黄河出现在青铜峡之后,它进入了广阔而肥沃的地带——汉字中的“套”形状所代表的大片土地。这片平原沿着全长750公里左右宽50公里左右的地方延伸,是古老灌溉区,被誉为“百害只富一套”。

从托克托到郑州桃花洞是黄河中游的一部分,这里总长度约1,235千米。在这一区域内,大部分岸壁陡然升起数十米至百余米,上覆盖厚实的土壤层。而此处湍急的小溪与险滩交织在一起,其中最著名的是壶口瀑布,那里的洪流倾泻15米左右,其泥沙云烟四散,如同天上的云朵一般。

两旁无数支流不断侵蚀着高原,将它们转化成千沟万壑,并由于土质松软且植被稀疏,每遇暴雨,就会淹没整个地区,将泥沙与水混合成浊浪滚滚的情景。当年古书曾记载:“斗水之时,其七居半皆是泥。”每年 黄 河 携带 的 泥 沙 数 量 达 到 了16亿吨,无人能及,是世界上输送最大的沙子运送者之一,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游,而其中四分之一沉积在下游三角洲或近海底部沉积,对周围环境造成深远影响。此外,还有一些泥沙被运往海洋,再次融入自然循环之中。

由于这些沉积作用,不断导致三角洲向外扩张平均每年50米,因此历史上的秦始皇修筑了一座叫做千童城,但今天那座城市已经离海90公里远。不幸的是,由于持续不断的地质变化,这座城市也可能随时间逐渐消失在历史尘封之下。但即便如此,即使是在遥远未来的某个时代,当人们回望这条伟大的江川时,他们仍将发现它坚韧不拔地继续前行,无论风雨如何考验,它都保持着自己的魅力,让世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