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2月2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高登义研究员来到知乐博物大讲堂,为60多位小朋友及家长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科普之旅——“亲近南极北极”的讲座。高爷爷不仅是我国科学家中完成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第一人,更是这次活动中的主人公。
讲座开始时,高爷爷拿出了他在南极、北冰洋以及珠穆朗玛峰考察中拍摄的一些精彩照片,以及中国科学院的大徽章作为奖品,奖励那些能够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们。在他的引导下,小朋友们首先学习了关于南極和北極的地理知识,比如它们各自位于哪里,以及它们之间有哪些特点和关系。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两者的关系,高爷爷展示了一张将两地图重叠后的图片,并提供了一些数据,让人们发现如果填平整个北冰洋,就可以用来覆盖几乎整个南極。这不仅增进了大家对两極的地理认识,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它们间深刻联系。
接下来,高爷爷提问有关南極考察站的名称,这个问题也被一些小朋友答对了。他接着讲述了建立北極科学考察站的心路历程,使得听众了解到斯瓦尔巴德条约及其重要性。通过一系列努力,最终在2004年中国成功建立了黄河站。这段经历不仅激发了听众对于人类科技成就的兴趣,还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在全球性的科学探索中的崭新角色。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外,有趣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南極是否有高等植物?”这个难题虽然没有人正确答对,但它却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学习过程,同时了解到自然界中存在着复杂且丰富的事物。紧接着,“为什么北極比 南極温度要高?”的问题迎来了聪明小朋友的一个正确答案,他以其深入浅出的解释赢得了来自中国科学院院徽的奖品。
随后,一场动物世界的大师课展开。在欣赏著名鸟类,如燕鸥空中歌唱等图片时,孩子们又被询问:“你知道燕鸥还有其他什么吗?”两个积木主动回答说:“燕鸥是一种候鸟。”尽管只有一个人能获得实体奖品,但见证这一友爱互助的情景,让所有人都心存感激与温暖。此时此刻,每一张图片,无论是在描述熊猫减肥前后的变化,或是企鹅水上芭蕾舞比赛,都显得格外生动而富有教育意义,它们传达出适应环境、坚持梦想以及家庭关怀等生命价值观念给予每个人不同的启示。
最后,在充满欢笑声和掌声的小型抽奖环节结束之后,这场特殊而又充满活力的讲座画上了句号。通过分享高登义教授的人生经历,我们既学到了生物与地理方面的知识,又加深了解天然世界与科技领域之间不可分割的情谊。这场“亲近”之旅,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去探寻未知,更使我们的内心得到一种无形上的净化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