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必须了解的地理知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尼罗河,是“大河”的阿拉伯称谓。这条河流,长达6,650千米,横跨非洲大陆,是世界上最为显赫的河流之一。它由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而成,其流域面积达到334.9万平方千米。在地图上,它的分支如同一棵倒生的古树,根部深埋在地中海之中,而树干穿越撒哈拉沙漠,最终在赤道多雨地区展开其枝叶。

白尼罗河起源于布隆迪的卡格腊河,在经过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及蒙博托湖之后,与阿苏瓦河相会,自此便被公认为是主导尼罗河水量的部分。然而,即便如此,这条主要支流也只在枯水季节贡献了大量水量给尼罗 河。在这个时候,大约占据了全年的流量。

相比之下,青尼罗 河则以其波动性著称。它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其流量随着季节而变化,有时洪峰猛涨,将泥沙携带至下游;有时则几乎干涸,只能提供少得可怜的水资源。在洪水期到来之前,对于依赖这片土地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个时间表和洪水的规模都是生死攸关的事项。不幸的是,当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时,就可能导致灾难性的泛滥。

当两者汇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尼罗 河,那么剩余的大概3,000千米路程就成为了一段独特的地理现象。这一段位于热带沙漠区域,因降雨稀缺且蒸发强烈,所以即使在注入了大量新鲜物质后,也无法避免向下游减少水量的情况发生。

一年中的某些月份,如2至5月,被认为是低潮期,此时江面清澈明亮。但到了6月开始,一种名为绿色泛滥前的景象出现:腐烂苇草漂浮其中,使得整个江面呈现出令人不快的绿色。而7月则迎来了红褐色的泥沙侵袭,即所谓“红色”或“黄土”泛滥。此后不久,当青色与白色的混杂界限清晰可见的时候,便是典型的一年周期结束标志。

最后,由於這兩種顏色的洪峰相遇時會出現「青白分明」的景致,這也是自然界獨有的美麗畫卷。历史悠久、文明古老的地方,如埃及等地,则建立於這條廣闊與肥沃的地帶邊緣,並因此成為世界各個角落對我們了解非洲歷史和文化的一个窗口。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到許多豐富的人类活动痕迹,并对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产生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