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与南极的故事公考地理探秘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高登义研究员来到了我所的地理科普馆,用他的幽默风趣和精彩图片为60多位小朋友及家长讲述了“亲近南极北极”的故事。这次讲座不仅让大家了解了两个世界,还让他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首先,高爷爷提问并普及了地理知识:南极和北极在哪里?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无关系?接着,他展示了南北极地图重叠后的图片及一些数据,让大家发现南極几乎可以填平北冰洋,从而认识到它们两者的关系。

随后,高爷爷提问南極考察站的名称,又有小朋友答对了。他趁热打铁,讲述北極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我们知道了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存在及意义。通过一系列努力,中国终于在2004年建立了中国北極黃河站。这些经历也引发了一些兴趣,如从条约中没有中文到邀请考察建站时用中文致函,这样做让我们感觉到了中国在極地考察中的角色转变。

接下来,有三个问题难倒了一些小朋友。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高等植物的问题,没有人答对,但大家还是知道正确答案及其原因。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有位聪明的小朋友用很难的话题——洋流知识做出了正确解答,并赢得了一份奖品。这位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学识,也激励着其他孩子们去学习更多关于地球三极(南極、北極和青藏高原)的知识。

接着,是关于动物的问题,比如鸟类、企鹅等。在欣赏这些图片时,有两位小朋友回答说企鹅是候鸟。虽然只有一个人能获得奖品,但其他孩子们主动把奖品给予这位幸运儿,这场友爱又充满欢笑的活动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对于动物适应环境变化、高熊姐姐无私照顾妹妹以及王企鹅水上芭蕾舞比赛等故事,我们都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次活动不仅传授给我们很多关于生物和地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启发我们反思自然界中的生存真谛,以及人类应该如何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总之,这个活动是一次生动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情景,让参与者们接受了一次丰富多彩、既实用的又具有创造性的科普教育。此外,它还激发人们对于科学探索和自然保护工作的一种浓厚兴趣,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美丽而复杂的地球。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