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以其独特的黄色水域而闻名。它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其名称在藏语中意为“孔雀河”,因为其美丽如同孔雀展开尾羽。在河源地带,一望无际的大湖泊闪耀着星光,宛如繁星点点。
上游的黄河涵盖了3,400多公里的路程,穿过平坦的地带和湖泊地区,其清澈的小溪曲折前行。一旦进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地势低洼,黄河开始迅速下降,并在崇山峻岭间切割出一系列峡谷,如石峡、唐贡玛峡、官仓峡等,这些都成为了建坝的地方,现在已经建成了许多水电站。接下来,黄河通过青铜峡进入了辽阔富饶的河套平原,这片土地是古老灌溉区,被誉为“百害之地,只有富裕”。这片广袤平坦的地带长750公里宽50公里左右,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中游部分,即从托克托到郑州桃花峪,全长1,235千米。这段黄河奔腾于晋陕之间,它岸边陡坡数十米至百余米高,有深厚的土壤覆盖。这里水流湍急险滩众多,有著名壶口瀑布,那里的洪流倾泻泥浪四处飞扬,每当暴雨来临,大量泥沙随之而下,为世界输沙量最大的 河流之一。此外,还有众多支流不断侵蚀着土壤形成沟壑,加上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每遇雨季便会发生严重洪患。而每年的16亿吨泥沙中,其中4亿沉积于下游、4亿入海,而8亿沉积在三角洲和近海地区,使得三角洲区域每年向外扩张50米不止。
最后,上游到达渤海沿岸的一段全长768千米,由于大量泥沙沉积导致了陆地抬升,因此不得不不断加高堤防以防止泛滥。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一种奇特景象——地面上的悬浮小径,因为泥沙堆积使得一些区域比周围更高出几米甚至十几米,让人仿佛置身于天上地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