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九省区,最终在山东垦利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它以浑黄的河水而得名,是一条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母亲河。
从卡日曲开始,黄河就是一个潺潺细流,它穿越了多样的自然景观,如坡地、草滩和沼泽,在巴颜喀拉山群峰之间蜿蜒前行。在这个地区登高远眺,可以看到无数的大大小小湖泊,就像繁星点点落在地面上,而这些湖泊宛如孔雀开屏,其美丽程度令人赞叹。
托克托以上的上游部分,长达3,400多千米,这里地势平坦,河流曲折而且清澈。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一旦降低到较低的地势,那么黄河就切割了地表,在崇山峻岭中形成了众多峡谷,如石峡、唐贡玛峡等,这些都有良好的建坝条件,现在已经建成了许多水电站。出青铜峡后,进入了广阔的平原—— 河套平原。这片土地宽50千米左右,是古老灌区,以其丰富物产著称,有“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从托克托到郑州桃花峪这段距离约为1,235千米,这里的黄河奔腾在晋陕峡谷中,大部分岸壁都是陡峻、高出水面数十米至百余米,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在这里,每当洪水来临时,那泥沙便像汪洋大海一样涌动,不仅让壶口瀑布显得格外壮观,而且每遇暴雨,便会带来泥沙与洪水,使得下游地区常年面临洪患。
每年黄河携带16亿吨泥沙,是世界输沙量最大的地方,其中4亿吨沉积在下游地区,还有4亿吨进入海洋,而剩下的8亿吨则沉积在三角洲或近海区域。由于这一原因,加之泥沙沉积导致三角洲不断向外移动,每年的平均进度达到了50米,因此一些曾经靠近渤海的地方,如秦始皇修筑过的一座城市——千童城,现在已经被遥远300公里以外的地形所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