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述了尼罗河的故事,始于阿拉伯语中的“大河”,全长达6,65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它由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而成,覆盖面积达334.9万平方公里,在地图上呈现出倒生的古树形状,从地中海的根部到撒哈拉沙漠的树干,再到赤道多雨地区的枝头。
白尼罗河源自布隆迪的卡格腊河,经过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和蒙博托湖,与阿苏瓦河会合后称为白尼罗河。人们习惯把它作为主流来看待。在季节变换时,枯水期主要依赖白尼罗 河提供水源,而在洪水期,由青尼罗 河带来的泥沙和大量水量则占据了主导地位。
青尼罗 河起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其流量波动极大。在湿季,它携带着丰富泥沙涌入尼罗 河,为下游地区提供70%以上的水量,但到了旱季,只能供应20%左右。这一点对于下游地区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洪水来得早、时间长且水量巨大时,就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
从青尼 罗与白 尼 罗汇合处开始,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尼洛 河,这一段约有3,000公里。然而,即便如此,该区域仍然位于热带沙漠之中,不仅降雨少,而且蒸发强烈,使得即使是注入大量泥沙后的溪流也变得清澈无垢。
一年四季都有其规律变化,每年2月至5月是枯 水期,此时天空湛蓝,云彩稀少;6月之后,来自远方苇草堆积成山,然后被运送回家的小船载满了腐烂物质,使得整个江面变成了绿色,并散发出难闻气味。这就是泛滥前的“绿 水”。随后7月份,大批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的大批泥土淤积进入江心,让江面染成红褐色的颜色——“红 水”。
每当这两种不同颜色的洪流相遇的时候,便形成了一幅壮观又奇特景象——“青 白分明”。此外,这条伟大的生命线不仅支持了非洲历史上的许多文明,也成为现代非洲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方。而在其中,最著名的地标莫过于位于其南端的一系列瀑布,其中尤以第一座瀑布所在地修建的人类工程——阿斯旺大坝而闻名。此外,还有一片广阔平坦的地带,即开普敦以南数千米宽阔平缓的沟通通道,那里由于沉淀厚度可达到18米以上,有着众多泻湖与沼泽,小溪蜿蜒曲折穿行,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理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