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沙千里的巨龙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流,它源自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蜿蜒穿过九个省区,最终在山东的垦利注入渤海,全长达5,464公里。其名称来源于河水呈现出的黄色,而藏语中称之为“玛曲”,意即孔雀河,这一美名确实与它那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的地貌相得益彰。在巴颜喀拉山群峰间,微小而细致的卡日曲潺潺流动,穿行于草滩、坡地和沼泽之间,其散乱而迷人的景象,如同繁星点点落入平凡之地。
上游段,即托克托以上约3,400多公里处,黄河以清澈见长,在湖泊、沼泽地区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优雅的情趣。随着进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该区域的地势突变降低,使得黄河在崇山峻岭中形成众多石峡和唐贡玛峡等险峻景观。这些峡谷不仅具有良好的建坝条件,还孕育了众多水电站。
接下来,从青铜峡进入广阔的河套平原,这里沿着黄河延伸750公里左右,是古老灌溉区,以丰富物产著称,有“百害唯富一套”之誉。此段位于郑州桃花峪至下游的大部分区域,被誉为晋陕峡谷中的壮观风光,其中壶口瀑布尤为闻名,那里的洪流倾泻15米左右,每遇暴雨,便会伴随泥沙汹涌四处奔腾,每年携带16亿吨泥沙,为世界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
其中,大约有4亿吨沉积在下游江道内,4亿吨融入渤海,与外海交融,而剩下的8亿吨则沉积于三角洲和近海水下三角洲。这导致每年的平均向外扩张50米,不可思议的是,一座曾经位于秦始皇修筑千童城的地方,如今已被距离渤海90公里远的地方所取代。
最后,在下游段,由于不断沉积的泥沙导致了持续抬高的地表高度,因此必须不断加高堤防以防止泛滥。在某些地方,因地面升高达到几米甚至十余米,更显得像是在天上悬挂着的一条神秘无比的大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奇观,也是这条伟大的母亲 河永恒传说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