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泛滥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考验人物智慧

尼罗河的故事,从它的起源说起。这个名字,在阿拉伯语中意味着“大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绕过了非洲的大片土地,全长达6,650公里。尼罗河由两条主要支流组成: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这条伟大的水道。

白尼罗河发源于布隆迪的一处名为卡格腊河的地方,然后穿越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和蒙博托湖,最终与阿苏瓦河合流才被称作白尼罗。人们通常把它视为主干,而其他支流则作为其分支。在干旱季节,尽管整个地区都需要水资源,但实际上,大部分来自白尼罗。

而青尼罗,则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它的流量变化极大,有时洪峰涌现,带走大量泥沙,为下游提供70%以上的水量,但到了旱季,只能供应20%左右。这使得青尼洛对下游环境至关重要,因为洪水期早到、时间久且量足往往会导致灾难。

当它们汇合成一条单一的流体后,我们称之为全面的三角形,这段约有3,000公里。这一段经历的是热带沙漠,那里的降雨稀少而蒸发又强烈,使得即便有进水,也很快消失无踪。

每年,一个规律性的循环发生——从2月到5月,是枯萎期;然后绿色的苇草泛滥而来;接着是红褐色泥土淤积;最后,当两种颜色相遇时,便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即“青白分明”。

历史上,这个区域曾孕育了许多古老文明,现在这里也是非洲人口密集和经济繁荣的地方。而在此地,还有一些著名的地标,如位于第一瀑布旁边建造的大型阿斯旺人工坝,以及开普敦以南数百英里的宽广平缓航道,其中含糊不清的地表,由厚达18米以上的地层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