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地质学家鲍文

:从安大略省金斯顿的出生到岩石学领域的重大贡献

鲍文(Norman Levi Bowen),加拿大地质学、岩石学和矿物化学领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1887年6月21日在安大略省金斯顿出生。他的研究工作对现代地球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鲍文在金斯顿女皇大学攻读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并于1907年转入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在那里,他利用假期期间曾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矿业局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太平洋铁路沿线的地质调查工作。他还曾在华盛顿卡内基学院地球物理研究室进行实验性研究,早年就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火成岩演化晚期阶段的重要论文,从而确立了他在地球科学界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鲍文专注于光学玻璃的研究,而战后,他回到女皇大学担任矿物学教授。在1921年返回华盛顿继续他的研究工作时,他专注于硅酸盐系统化学,并花费16年的时间进行实验。这些实验数据被用于野外火成岩问题的解决,使得他的工作更加具有实践意义。随后他亲自考察了南非布什维尔德、东非碱性熔岩区以及挪威许埃和费恩橄榄岩区等标准产地。

1927年春天,鲍文在普林斯顿大学为高级学生讲授课程,其中包括他长期研究结晶过程,这些内容后来成为其著作《火成岩演化》的基础。这本书依据他对安大略火成岩以及室内熔炉结晶实验中的发现,对整个地球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提出了“反应原理”,即随着温度降低,铁镁硅酸盐与钙钠硅酸盐分别按照特定的序列冷却形成不同的 岩石类型,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沸石,以及钙长石→培长石→拉长 石 →中长 石 →奥 长 石 →钠 长 石。此外,还有相应的地层序列,如橄榄 岩 → 辉 长 岩 系 →玄武 岩 系 → 闪 长 岩 系 等。

之后,鲍文与J.F.沙雷伊尔合作,对含铁硅酸盐系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从Fe2O3开始,再扩展到FeO。这一时期,在芝加哥大学担任C.L.哈钦森功勋教授期间,他发展出了一个强大的实验型学习体系,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学生,他们以自己的论文为代表,为该领域做出了贡献。而自己则致力于碱性系统平衡的问题上取得突破。

1947年退休后的生活里,尽管搬迁至佛罗里达州克利沃尔特,但仍然保持着与科研界紧密联系,最终返回华盛顿,在1954年的最后几岁中重新投身科研活动直至去世。1956年9月11日,当时代记忆中的这位伟人离开人间时,其卓越的人生旅程已经将其铭刻在人类知识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