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灰料弱压脉动条带除尘器再热发电站除尘程序里的运用

系统使用(1)袋除尘器设置旁路系统,由旁路控制阀控制。锅炉启动时,由于烟气温度较低,且未燃烧的烟气含油份较多(点火时使用柴油),必须开启旁路控制阀,关闭所有提升阀,切断过滤通道,以有效防止滤袋粘油、氧化现象发生。当烟温持续过高、紧急喷水达不到预定的降温效果时,也需开启旁路控制阀。 (2)袋除尘器设置喷吹系统。每排滤袋上有一根喷吹管,通过电磁脉冲阀与分气包相连,气源来自一台空气压缩机(为节约投资与窑系统共用),喷入滤袋的压缩空气量由分气包内的气压和脉冲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决定。系统的减压阀指示和控制清灰气压,提供到分气包的气压设定在0.2~0.4MPa间,在保证清灰的条件下,压力应尽量调至最小,以保护对滤袋的磨损。喷吹时在滤袋中快速下冲的压缩气流,形成滤袋相对袋笼的突然径向变形使滤袋外表面积聚的灰尘脱落。 (3)可实施离线清灰和离线维护功能,提高了袋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袋除尘器为负压工作,清灰时要隔离一个过滤室(使一个过滤室离线),把离线提升阀关闭,可实现离线清灰。在除尘器工作状况可实施单室离线维护检修,但应注意人进入过滤室之前,必须把离线提升阀关闭,还应关闭离线电磁阀及球阀,同时将灰斗进风口处的手动调节阀关闭。 滤袋的清灰方式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自动清灰采用定阻和定时控制,可相互转换。 ①定时控制方式:系统满足定时控制条件后,先关闭#1室提升阀,#1室清灰指示灯亮,开始喷吹,喷吹结束后打开#1提升阀,#1室开始工作;间隔20s左右关闭#2提升阀,#2室清灰开始;依序完成所有仓室的清灰工作后,进入下一清灰周期。 ②定阻(压差)控制方式:过滤室的压差高于设定值时逐一实施清灰操作,并按序进行(类似定时控制方式)。但如果过滤室一次清灰后压差仍高于设定值,清灰将继续进行。注意,如果某一过滤室的压差一直较高且清灰后无明显下降,说明该室滤袋被堵;如果压差一直较低,说明该室滤袋可能出现破损。 为解决粉煤灰的储存和作为水泥混合材利用,在灰斗下部安装30t储灰仓,仓底是输送空气斜槽,保证卸灰顺畅。并安装自动卸灰装置,定时把粉煤灰排放到水泥散装罐汽车,作为混合材添加到水泥磨内粉磨。 滤袋选用。因锅炉烟气温度较高,故选用了耐高温、透气性较好的进口聚苯硫醚莱登针刺毡,使用中破损和漏袋现象很少发生。 调试期间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炉膛负压周期性波动。观察发现,除尘器刚投运时其进出口压差为800Pa,随着滤袋表面积灰的增加,进出口压差逐渐增大;当进出口压差达到1600Pa时,开始从#1到#5灰仓逐个清灰。实际生产中,两次清灰的时间间隔约为1h,结果发现炉膛负压呈现周期性变化。当压差减小时,中控操作逐步开大引风机变频器调节电动机转速,以保持炉膛负压的稳定,但因手动调节不连续、不及时,难以稳定炉膛负压,影响锅炉安全运行。经分析认为,这是由两次清灰间隔时间过长,滤袋表面积灰过多,通风不畅所致。因此,我们把进出口压差设定为1200Pa时开始清灰程序。调整后炉膛负压周期性波动得到有环境工效控制。 (2)#1灰仓的积灰排放问题。该系统投入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其#1灰仓下部的刚性叶轮给料机运转正常,但#1仓的积灰不能及时排出而越来越多,造成滤袋堵塞,引起锅炉排烟不畅,炉膛内含氧量降低并引起锅炉灭火。当时怀疑是储灰仓斜槽透气层损坏,或刚性叶轮给料机上方灰斗堵塞,但经检查均正常。后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给斜槽供风的高压风机出现正压且振动,供风管路有堵塞,从而导致透气层上方的灰分流动性差而堆积。后经管路疏通后,#1灰仓放灰正常。 结语改造后的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后,系统很快就进入稳定运行状态,粉尘排放浓度(标况)由改前的300mg/m3左右降为小于50mg/m3,完全达到环保要求;而且系统运转率较高,因而使余热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达到较高水平;此外,大大节约了用水成本。因此,综合改造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