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培育绿色发展动力,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绿色产业的主力军,
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业
成为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
今天,位于长葛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贝菲萨电炉炼钢除尘项目已投入运行。 该项目可有效延伸长葛市再生金属加工产业链,助力建设“无废城市”。记者乔立峰 摄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被提升到了“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兴产业”的高度。 “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 河南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也明确提出要“打造节能环保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乘着这股东风,在节能环保被列为国家重点产业集群培育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我市明确提出“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目标。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的不断收紧,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那么,目前我市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产业链发展现状如何? 有哪些发展优势? 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01
释放潜力
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跑道组装、设备组装、自动冲洗、试压……8月7日,在禹州大张过滤环保节能压滤机组装基地,各生产区域分工有序,作业有序。
河南大张过滤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张过滤)是一家集生产、制造、科研、销售、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固液分离设备供应商和工程解决方案服务商。 是我国中西部最大的压滤机。 机械生产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环保、矿山等领域。 其中,新型带式压滤机在城市污泥、工业废水的再处理和回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我市节能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链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建成河南省固液分离设备技术研发中心等5个创新平台,拥有专利85项。 “我们公司以绿色标准为引领,将绿色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实现了清洁低碳生产。” 大张过滤董事长张振利说。
如果说大张过滤是我市节能环保装备行业的领头羊,那么贝菲萨环保科技(河南)有限公司,也是我市节能环保装备与服务会长单位产业链联盟,是我市节能环保服务商。 行业领先者。 2020年5月,巴菲萨电炉炼钢除尘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是德国Befesa集团在华投资的第二个回收处理中心。 它以电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电炉除尘灰为原料,采用德国先进的SDHL Wiltz回转窑生产技术。 实现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氧化锌粉再生回用。 整个过程不产生废水、废渣。 今年2月,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 目前已处理电炉除尘灰约9000吨。
我市在做优做强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业企业的同时,还积极引进节能环保项目,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许昌欧绿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许昌市中心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特许经营项目,通过对收集到的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年产沼气365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0吨。
长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立了从废旧金属回收、冶炼、加工、销售到回收再加工的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 年处理废旧金属超过400万吨,再生金属产业集群规模超千亿元。
我市探索建立建筑垃圾全产业链模式,发布全省首个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道路基层应用技术标准,从制度体系和技术体系上强化建筑垃圾标准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
……
企业创新发展,产业协同发展,大企业带动小企业融合发展。 我市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业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02
优化服务
维护良好的产业生态
8月7日,位于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东拖片区的许昌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园二期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分头作业,一片繁忙景象。场景。
许昌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园是我市加快打造千亿元节能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集群的重要项目。 总投资30亿元,规划面积804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分三期。 建造。 目前,产业园一期8个生产车间已满员,河南力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投产并取得成效; 二期5栋标准化厂房已具备落户条件,研发办公楼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徐集(建安区)制造中心项目已入住。
“高树有荫,却没有森林。” 良好的产业生态可以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生态与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关系。 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聚焦产业需求。 通过建设产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营造良好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许昌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园建设是我市加快节能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规模和水平的有力举措。
在改善硬环境的同时,我市还着力打造优良的软环境,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探索实施环评捆绑审批模式根据我市当前产业发展现状和园区建设情况,推广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模式,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企业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省生态环境厅明确支持我市开展工业项目捆绑环评审批试点,积累经验并在全省推广实施。 同时,我市还印发了《许昌市2023年环评审批服务提质增效工作方案》,重点推进开发区规划环评四项重点工作,完善审批制度、创新审批方式、优化政务服务,进一步提高环评审批服务效能。 多项惠企举措的实施,促进了企业发展,也对拉长、做强产业链发挥了巨大作用。
善于谋划的人会走得远,努力的人会成功。 依托“万人帮企业、联乡镇村”活动,我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培育良好产业生态,极大激发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活力行业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03
政策支持
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近年来,我市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抓住建设无废城市的机遇,依托优良的产业生态和鲜明的产业特色,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业,并持续出台一系列文件,为不断打造强大的产业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2019年初,我市制定了《许昌市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全市重点培育新兴产业。
2021年初,《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支持减污减碳、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重点企业发展,提高环保成套装备生产能力。
2022年2月,我市印发《许昌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强化节能环保装备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效节能装备”装备产品、先进环保装备和材料、资源循环利用装备产品”。
2022年12月,《许昌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向环保装备延伸向制造业和环保产业链下游发展,培育一批节能环保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今年4月,《许昌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高效节能装备、环保成套装备等优势领域,重点发展再生金属、高效节能家电、废能回收利用、超低排放改造、工业污水处理、建筑垃圾回收、生活垃圾处理、压滤机(固液分离设备)等,推动行业“延伸链条”,向“强链、绿色、提质”方向发展。 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打造具有全国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
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为我市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注入了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