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物产生国之一。 大量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因缺乏处理而露天堆放,城市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有毒物质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固体废物已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
固体废物的概念及特征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筑、日常活动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失去原有使用价值或者虽未失去使用价值但已被废弃、废弃的固体或半固体物质。 放置在容器中的半固体物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
固体废物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不再具有原有的利用价值; 2、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 3、盛放在容器中的固体、半固体和非固体物质; 4、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固体废物来源
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消费和环境污染控制过程。 人们在开发资源、制造产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物; 任何产品在使用和消耗之后最终都会变成废物。
(1)生产工艺。 现代社会是建立在生产体系的基础上的。 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收购、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尾矿、废石、冶炼渣、秸秆、畜禽粪便等固体废物。
(2)消费过程。 消费过程中还会产生固体废物,如剩饭、剩菜、果皮废物; 废包装、旧报纸、杂志等。超过使用寿命后废弃的服装、报纸、鞋帽等; 家用电器、照明灯具、车辆、建筑物等被丢弃后也成为固体废物。
(3)环境污染控制过程。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回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固体废物,如染料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电厂烟气脱硫产生的脱硫渣、灰渣等。垃圾焚烧产生的残渣等
三类固体废物分类
固体废物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分类方法也有多种。
根据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可分为无机废物和有机废物两大类。 有机垃圾又可分为快速降解有机物、缓慢降解有机物和不可分解有机物。 例如,食物垃圾和纸张被归类为快速降解有机物,皮革、橡胶和木材被归类为缓慢降解有机物,而乙烯薄膜和聚苯乙烯泡沫餐盒被归类为不可降解有机物。
根据固体废物的物理形态,可分为(块状、粒状、粉状)和泥状(污泥)废物。 有些废物的利用价值与其形状密切相关。 例如,电厂燃煤产生的粉煤灰作为脱硫剂原料,其粒度、孔隙率、孔径和比表面积都是重要参数。
根据固体废物的危险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采矿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其中,危险固体废物泛指除具有放射性外,还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感染性,可能对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的废物。 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许多国家将这种废物单独列出来进行管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提高,一些在一个环节废弃的废旧材料可以在另一个环节回收作为原料,从而延长了材料的生命周期。 固体废物的时间、地域、行业特征决定了它在这里是废物,在那里可能是宝贵的资源,因此被称为“错位资源”。 例如,采矿业中的煤矸石是煤矿的废物,但它可以成为水泥厂制造水泥的原料。 燃煤产生的大量煤粉对于电厂来说是废弃物,但在脱硫厂中可以制成高效的吸附剂和脱硫剂。 因此,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来处理固体废物,这是解决固体废物污染问题的根本和有效途径。
温馨提示: